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徽州楹联匾额

0
回复
1213
查看
[ 复制链接 ]

35

主题

128

帖子

3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3
2018-9-30 14:54:28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清两代徽商经济发展到顶峰,以致“无徽不成镇”的说法。致富以后的徽商在家乡大兴土木,营祠建房,使得墟落处处,亭台楼阁遍地。但即使有再美的建筑,也还需要内蕴丰富的楹联匾额来点缀。再加上徽商多为儒商,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交往,它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上,邑工相竞为时尚。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 依附建筑而生的徽州楹联匾额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家户户婚丧嫁娶,各行各业开张营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写景咏物,言志抒怀老幼皆喜,妇孺能对,有联则雅,无联则俗。。 徽州楹联匾额的普及,使它成为徽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黟县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楹联匾额,便是其中的精华。 中国封建社会主体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徽州楹联中集中反映,特别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更加进一步奠定了儒家思想;它不但具备了中国传统楹联匾额所具备的特性,而且更加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徽州楹联匾额打破了只在读书人中间流传的框框,能够在平民中间口口传诵,而且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衬下,更加显得文化底蕴深厚。 徽州楹联匾额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但作为今天仍能观赏或搜集到的资料,它所反映的明清几百年间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是极其丰富而且是弥足珍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用户反馈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