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海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日龙:50余载雕琢神技

0
回复
1562
查看
[ 复制链接 ]

39

主题

39

帖子

14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3
2019-2-7 15:40:46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级非遗木雕(花瑰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日龙:

  凌晨飞刀 50余载雕琢神技



徐日龙在创作。

  凌晨2时许,当黑夜还笼罩着澄迈县金江镇,一簇刺眼的灯光准时在公园路七彩雕画实习园亮起来,徐日龙像往常一样洗漱好之后,坐在工坊的凳子上,拿起雕刻刀,小心翼翼开始他的雕刻工作,一直干到上午7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花瑰艺术,已成为徐日龙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我现在身体还行,还能坚持下去,不过我今年66岁了,也干不了多少年,我必须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不能让花瑰艺术在我手里断掉。”说完之后,徐日龙望向儿子的卧室,子承父业,儿子是他的希望所在。

  近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海南新增了五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就有木雕(花瑰艺术)项目的徐日龙。□南国都市报记者王燕珍/文 陈卫东/图

  12岁初入雕刻之门 不断学习提高雕刻水平

  5月27日上午,走入徐日龙的木雕(花瑰艺术雕)传习所,对联“雕工承祖巧金石木玉入艺,刻技练自精花鸟草虫总诣心”映入眼帘,这是一副褒奖雕刻艺人的对联,同时也是一副警世对联。大门的左侧有“澄迈县花瑰艺术雕学会”的牌匾,牌匾上端是一幅和谐的乡村生活图。

  传习所里,堆放着一堆巨大的树干,还有一些未成形的木雕。2位年轻人正坐在木凳上,低头雕刻着木雕,身旁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不断地指导他们,老人就是传习所的主人,国家级非遗木雕(花瑰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日龙。

  花瑰艺术在海南流传已久。从宋代起,众多道观寺院的兴起让这门艺术有了展示的舞台。花瑰艺术采用阴沉木、树根等为原料,以手工雕塑神像、木偶像、人物像、自然物象、抽象图像、装饰图像等。在雕刻好后,再进行颜料的图绘,一尊尊栩栩如生的神像就完成了。它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承载着人类历史、宗教文化、民俗信仰等重要信息,还记录着艺人高超的雕刻、绘画技法。

  1952年,徐日龙出生在澄迈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据介绍,他的木雕手艺已经是家传第五代、师传二十二代了。从12岁起,他跟着堂哥学习花瑰技艺,并在1978年自学了雕塑。

  徐日龙介绍,花瑰艺术雕包括木雕和七彩雕画。木雕不限类别,不上颜色,而七彩雕画以雕刻神像和祠堂用品为主。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徐日龙为了谋生,离开澄迈,在海南各个市县专门接一些七彩雕画的活。因为不是美术科班出身,为了提高雕刻技艺,徐日龙一直订阅各类美术杂志,不断学习系统的美术知识。就是到了现在,他还在坚持学习,把家传技法融百家之长,做到刀法流畅,作品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徐日龙介绍他的新作品。

  一门心思钻研 将传统与现代技艺不断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彩雕画等“花瑰艺术”没有了生存市场,而徐日龙仍在坚守,并将该技艺进行了创新,“只有走出去,才能学到别人的东西。”为此,徐日龙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不断带着作品到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参加各种美术展览,同时也与一些雕刻大师进行技艺交流。

  几十年的锤炼,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徐日龙一眼就能判断出原料的好坏,及其雕凿的潜在价值。“首要的是选好木料,然后根据材料的自然造型决定题材,接着是用黑油笔在木料上构图,接下来是用电锯开荒打胚,用斧头劈除余料,最后用钻子刻刀等工具对其精雕细刻打磨。”

  在创作木雕《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时,徐日龙最苦恼的就是找木料。徐日龙每天骑着摩托车到南渡江边,就是为了找一块没裂痕的水沉木,拉了好几吨的木头回家,总是不满意。后来找到心仪木料,他欣喜若狂,立即着手创作。

  徐日龙的雕刻技艺异常精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雕刻思路,也总是显得与众不同。

  “徐师傅与很多木雕艺人不同,我们只要告诉他,想要雕刻的主题,他会根据客人要求的雕刻主题,雕刻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造型,总是活灵活现的。”采访时,正好遇到一群来自澄迈中兴镇的村民来传习所看木雕作品,村民边看边与徐日龙讨论起已初现模型的雕刻。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正是因为徐日龙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这项澄迈民间传统艺术有了较大发展。徐日龙突破了以神像和佛像为主的题材,扩展为英雄、风光等,技法上不只限于木偶、泥偶,还创造了平板浮雕等,并且吸收了油画、粉彩画等画种的技巧,把古典写实风格和现代意像风格结合起来,将这门民间艺术推向了大雅之堂。

  徐日龙1999年创作的雕塑《风雨同舟》《突围》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美术展览;2000年木雕《同舟共济》参加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展览,并获铜奖;2000年雕刻《志同道合》获“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大展”银奖;2007年木雕《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获金奖。



徐日龙给儿子传授雕刻技艺。

  雕刻技艺传承 子承父业继续钻研

  一门技艺,只有传承,才能得以延续。为了传承这门手艺,多年来徐日龙收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徒弟王和琼5年前听说徐日龙免费招学徒,也来学手艺。“我师傅干活很专注,自制了两个一千瓦的大灯泡,每天凌晨2点多就起来做木雕,一直干到天亮7点,去喝茶回来又继续干活。他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厉,让我们先从木工做起,打好基础。”如今,王和琼也可以接活了。

  在传习所,徐日龙指着摆放在地上的雕刻工具说,这一套雕刻工具大大小小有60多件。雕刻技艺繁琐也花费时间,而且雕刻还需要耐心、创新能力等。因此,很多学徒工来传习所学习一段时间后,觉得花瑰艺术不好学,因而选择放弃。

  “虽然七彩雕画是非遗保护对象,但因为之前的破坏和保护不当,现在全面掌握这门手艺的民间艺人已经很少了。”为了传承手艺,徐日龙甚至破除了民间手艺传男不传女的规例,这些年他所教的徒弟有200多人。

  “木雕仿佛融入到了我爸爸的生命里,他一天不雕刻就不舒服,就连大年初一都要干。”今年32岁的徐磊,2010年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子承父业,将大学里学到的艺术理论知识融入到花瑰传统艺术中。

  “你看这个作品,肯定想不到原型是一棵差不多2米高的废弃老树根。”原来,这个与树根融为一体的木雕,是在半年时间里,徐日龙带着儿子一起琢磨,设计了主题为“和乐一家亲”,取名《共享天伦》,“有的地方树根突出来,我们设计了一个猴子,老寿星拿着桃子,乌龟、老鹰、豹子等,一点点精雕细琢出来的。”

  如今的徐日龙是海南木雕界名家,被冠以“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工艺美术大师”等名号,他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瑰艺术雕以及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七彩雕画的唯一传承人。

  “将来我要建一个集学习、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花瑰艺术雕刻大观园,展示海南的花瑰艺术。”徐日龙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用户反馈
客户端